Aimee罗
滨州这地界儿,滨城区和沾化区就像一对性格互补的亲兄弟,一个是家里的“门面担当”,一个是藏着绝活的“宝藏弟弟”,俩区凑一块儿,故事能唠上三天三夜!
先说说滨城区,作为滨州的“市中心”,这哥们儿往鲁北一坐,那交通叫一个四通八达——高速和国道跟织网似的穿城而过,火车呜呜一跑,上能到京津,下能接半岛。论资历,这地界儿从夏代就开始攒故事,名字改了好几茬,直到2000年才定下“滨城区”这名号,妥妥的“老滨州本州”。
别看是老城,经济实力可不含糊,纺织、化工这些老本行做得扎实,服务业也跟开了挂似的往前冲。玩的地方更是有滋有味:想忆苦思甜?去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走一圈,听着老故事能把人看泪目;想寻点古意?西纸坊·黄河古村必须去,老石头墙、旧木窗棂,黄河边的风一吹,仿佛能听见当年船工的号子。对了,这儿的民间手艺也绝,剪纸剪得跟画儿似的,布老虎做得憨态可掬,拿在手里都觉得沾着老祖宗的灵气。
再看沾化区,这弟弟守着渤海湾,地盘比哥哥宽敞,2217平方公里的地界住着39万老乡,看似低调,实则藏着大本事。别的不说,就凭“沾化冬枣”这四个字,在全国吃货圈里就是响当当的名号——年产6亿斤,“沾冬3号”更是独一份的甜,咬一口能把舌头甜化了,2024年光这冬枣产业就挣了60亿,说它是“枣中黄金”一点不夸张。
可别以为沾化就只会种枣,人家工业也是“隐形冠军”,铝基材料、绿色能源玩得溜,好几个产品全球产量第一,说出来能吓你一跳。文化味儿也浓,渔鼓戏一唱起来,鼓点咚咚响,唱的都是咱山东老乡的家长里短,听着就亲切。
玩的地方更是天然去雕饰,30万亩冬枣林一眼望不到头,春天看花、秋天摘果,深呼吸都是甜丝丝的氧气管够;徒骇河穿城过,水清岸绿,还是“国家级水利风景区”,夏天傍晚去河边遛弯,比吹空调还舒服。交通也越来越方便,以后高铁一通,半小时到济南撸串,一个半小时去北京逛胡同,想想都美!
总的来说,滨城区是带着老滨州烟火气的“全能选手”,沾化区是揣着冬枣和绝活的“潜力股”,俩区各有各的精彩,凑一块儿就是滨州最鲜活的模样!




